外拍 避暑 母鹿報仇 隨手拍 大炳 

關於網路謠言
在現實生活中要傳遞各種謠言、八卦、傳說等等……是很麻煩的,一方面傳遞速度很慢,二來容易「斷訊」。 其主要的原因在於: 如果這個謠言沒有太大的吸引力,可能傳不下去。 傳遞者的口語能力如果太差,也很難繼續下去。 很多人自以為是「智者」,謠言會在這邊被擋住。   但是在網路上面的謠言傳遞就容易多了。 相信很多人都收過「關東煮放太多味精」或是「肯德基用生化合成雞肉」的謠言E-mail。   由於E-mail基本上等於免費,轉信也很方便。 傳給一個人跟傳給一百萬人的時間與成本並不會相差太大,所以各種各樣的網路八卦就這樣出現了。由於大家都幾乎透過Forward(轉信)來發送謠言,所以又可以稱此為網路Forward文化。 謠言信的種類  網路上的謠言其實有很多種類,大部分都是虛擬幻想的,少部份真實的,也難免被放大。下面就是網路謠言的幾種典型: > 恐怖型  恐怖型的代表作是:「旅行者小心,如果你昏迷醒來後發現自己躺在旅館充滿冰塊的浴缸中,小心你的腎臟已經被取走了」,這則謠言幾乎已經變成典範了!不過在網路上,這樣利用人類恐懼心裡的恐怖型謠言還蠻多的! > 陰謀不軌型  「衛生棉有蟲」、「味精關東煮」、「科學肯德基雞肉」、「IBM送免費電腦」等,大概都是想給該公司好看,順便測試大企業的危機處理能力。 > 病毒型  警告你最近有什麼病毒,或是什麼檔案不要開的信。有些是真的,有些是假的。不過大家都害怕病毒,所以沒有人敢輕視任何一封「善意的謊言」。 > 憐憫型  憐憫型的內容通常是有個遠在不知道那裡的孩子,因為家裡沒有錢,所以希望有人能夠寄禮物或錢過去給他。或是只要你轉信給其他人,就會有人捐錢給他們。沒人曉得這個病童是不是個30歲的健康無聊男子呢? ( 醫界:網路救命信徒增壓力) > 貪心嚼不爛型  「只要你轉寄這封信,比爾蓋茲與迪士尼就送你免費的旅遊!」,想的美哩! 謠言信的特點  謠言信件有幾樣不得不讓人相信的特點,所以才會被持續流傳。謠言信的創作並不難,有固定的寫法: 「這是我朋友親身的經驗」、「雖然你可能不相信,但這卻是千真萬確」等為開頭。 文筆流暢,寫景述事敘情缺一不可。 提出真實的人名、地名、公司等,造成謠言的可信度。 故事本身含有恐怖或是幽默的成份。 所言內容雖然誇張,但可尚在令人相信或可想像的範圍內。 讀者透過自身經驗可想像的情境與場域。 「請告訴其他不知道的人」或是請讀者「不要鐵齒」為結尾。  專家認為,能夠寫出「流傳千古的謠言」者,已經可以充分利用人性弱點或是害怕恐懼的心裡。這樣的能力和敘述故事的技巧其實與許多神棍是相同的。  可惜的是,台灣大部分看到的網路謠言都是直接從美國翻譯過來的,國人自己的創作品還算罕見。 台灣許多網站業者都希望台灣能夠成為華文網站的大本營,那我們就先從網路謠言開始吧! (2000/04/11中時晚報)

 

3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白珮珊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